法則一:讓提示顯而易見
執行意向
顯然,你不可能在沒有意識的狀態下運動。但就像狗聽到鈴聲會分泌唾液,到了一天中你通常會去運動的時間,你或許也會開始坐不住。
我們會希望自己達到某個目標,例如:我要多運動、我要少吃甜食,但多半不太有效,因為其缺乏了「執行意向」,對何時何地執行新習慣有做出計畫的人,比較可能真的去執行。
自評:這是真的,我很常事先約好時間地點、或者將事情寫上行事曆,可以大大增加我去執行某件事情的機率。
- 執行意向:打算如何執行某一特定習慣
- 格式:我會於〔時間〕,在〔地點〕進行〔行為〕
- 範例一:我要多運動 → 我會於〔明天晚上六點下班後〕,前往〔健身房〕進行〔運動一小時〕
- 範例二:我會於〔早上七點〕,在〔廚房〕〔靜心一分鐘〕
開始新習慣的時間:每年、月、週的第一天,通常第一天會比較(新年新希望XD)
如果我們只有決定大方向,我們很容易答應小要求,將小例外合理化。
習慣堆疊
狄德羅效應:取得一項新的所有物時帶來的連鎖反應(越得到越不滿足)
我是第一次聽到「狄德羅效應」這個名詞,發現跟我自己的購物習慣真的滿像的,我今天買了新的相機,就會想買與之相稱的背包、背帶、保護套、濾鏡和鏡頭等等,本來可能只是買某個玩具,最後把整套都湊齊了,大概是這種感覺。
這邊提到「狄德羅效應」的原因,是為了強調我們習慣「根據自己剛做完的事情,決定接下來要做什麼」,這邊提到的「習慣堆疊」就是把想要的新行為和每天已經在做的事情關連在一起,形成一條行為堆疊。
自評:其實我覺得這和「狄德羅效應」不一定有相關,但至少「根據之前做的事情,決定接下來做什麼」這點還算是頗相似。
自己舉個例子:(我只是隨便想的,那那每天都有早餐吃)
- 原本堆疊:起床→關鬧鐘→划手機→刷牙→穿衣服→出門騎車
- 加入新行為:起床→關鬧鐘→划手機→刷牙→※餵那那※→穿衣服→出門騎車
這邊的意思就是將「餵那那」與「刷牙」連結,讓「刷牙」成為「餵那那」的提示,成為習慣後,刷完牙接著下意識就會有去圍欄餵那那這樣。
- 習慣堆疊:將新習慣與目前的習慣配對(或者與「一定會發生的事情」配對也可以)
- 範例一:我從公司回到國宅後(必定發生),直接前往健身房運動一小時
- 範例二:每天早上把咖啡倒入杯中後(早晨習慣),我會進行靜心一分鐘
- ※注意一:還是要思考新習慣在哪個時間地點比較容易進行(早上那那就很吵,還硬要在早上臥室裡靜心)
- ※注意二:頻率要一致,假設我們希望每天運動,卻將其堆疊在一週只會發生一次的習慣之後就不合理了
如果要將新習慣安插進平時的行為堆疊,可以用前一篇提到的「習慣記分卡」,或者製作兩欄式的清單,以上兩者都可以幫助我們理清自己每日的行為,兩欄式清單內容如下:
- 每天必定會執行的習慣
- 每天必定會發生的事情
兩欄式清單範例:
- 必定會執行的習慣:淋浴、刷牙、泡咖啡、吃早餐、騎車上班
- 必定會發生的事情:太陽升起、收到簡訊、聽的歌曲播完
提示一樣要十分清楚明瞭、顯而易見:
- NG:午休時,我會做十下伏地挺身(在哪做?午飯前還是飯後?)
- OK:當學校鈴聲響完後,準備吃午餐前,我會在辦公室做十下伏地挺身
【原子習慣文章列表】
0 Comments
5 Pingback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