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段提到的是「環境」「自制力」,大部分的內容都是作者引述別人的研究或實例,所以這一篇應該會很短,而且全部都是我的自評。

本段最主要的重點還是強調「提示」的重要性,尤其是視覺上的提示,我們很容易因為「看到了什麼」「想要做什麼」,例如:本來沒有要吃甜食,但是看到餐桌上有甜食可能就會想來一個,類似這種感覺,如果我們降低了某樣東西出現在我們視覺的頻率,便會降低我們使用它的機會,反之亦然。

這個部分我自己再看書之前就很常做,假設要提醒自己要記得擦保養品,我便會有意識地先將保養品拿到電腦桌前(我最常待的地方),當我回座位的時候,我便會被這個超級顯眼的「提示」邀請去做這件事情。
我再舉個沒這麼刻意的例子,當我希望把某個食物吃完的時候,我便會盡量把它擺在冰箱顯眼之處,或者是我的電腦桌旁,這真的會非常明顯地增加我吃它的機率,當然還是有一些例外,例如很難吃的餅乾之類的,不過感覺大概是這樣。

除了操作小物品之外,大環境上也是十分重要的,如果我們每天晚上都在臥室看電視,那麼準時睡覺可能就有點困難,因為「臥室」「看電視」這個行為連結在一起,我們要試著將提示分開,一個區域只做一個用途,例如:「臥室」只用來「睡覺」「工作室」只用來「工作」等等,讓大腦知道看到這個環境就要切換成什麼模式、或著做什麼事。

作者也叮嚀,盡量不要把「提示」混在一起,這樣的結果通常是輕鬆的那個會獲勝,在「電腦桌」前面「讀書」和「玩遊戲」,大部分時間都會是「玩遊戲」獲得勝利,手機也是一個明顯的例子,手機這個提示可以做的事情太多了,以致於當我們要拿起手機辦正事之前,很容易先滑滑手遊或社群軟體。不過作者自己也補述,家裡就這麼大,哪來那麼多空間讓我們劃分區域?這個時候可以從傢俱下手,「這對桌椅」就是用來「工作」,以此類推,將某些特定家俱和我們想要養成的習慣連結在一起。

最後,來說一下「自制力」,以上所有的問題,看似都可以靠「自制力」解決,靠「自制力」不吃甜食、不玩遊戲,但作者和我想法一致,「自制力」只是短期影響,當你某天狀態不好、或者是執行期拉長,你就會發現自己的「自制力」有多不靠譜,而且這也並不是你的問題。你或許會看到有些人好像自制力很好、生活很自律,實際上他們並不是多會自制,他們跟平常人一樣容易受到甜食、休閒的誘惑,不同的地方在於,他們瞭解自己人性的弱點,並改善自己的環境

我們把「自制力」看做是「血量」,而「外在環境的負面誘惑」就是「怪物」,環境中「怪物」每碰到一次,我們「血量」就會被扣一次,扣到零之後我們就沒有「自制力」這種東西,想吃甜食就吃、想玩遊戲就玩,而我們可以做的,就是降低負面誘惑的數量,讓自己遠離怪物、減少扣血的機會,保持自己的HP直到我們結束這一天,如此便是我們「自制力」的勝利,或許每個人血量不同,但我們都可以藉由減少環境中怪物的數量,達到最少的扣血。


【原子習慣文章列表】

  1. 原子習慣:第01篇(基本原理)
  2. 原子習慣:第02篇(讓提示顯而易見)
  3. 原子習慣:第03篇(執行意向、習慣堆疊)
  4. 原子習慣:第04篇(環境和自制力)
  5. 原子習慣:第05篇(誘惑綑綁與群體影響)
  6. 原子習慣:第06篇(壞習慣與挑戰困難)
  7. 原子習慣:第07篇(讓習慣輕而易舉)
  8. 原子習慣:第08篇(讓獎賞令人滿足)
  9. 原子習慣:第09篇(進階策略)
  10. 博客來連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