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法則也很快地進入最後一節,這次的主題是要利用法則二來「解決壞習慣」,另外作者也提供了一種方法協助我們迎戰困難的課題。
解決壞習慣
作法很簡單,將法則二反轉變為「讓習慣毫無吸引力」,作者提到有一本書,旨在重新建構抽煙的人對於「抽煙」這件事的看法,以下是作者提到的幾個例子:
- 你以為你在戒煙,其實你根本沒在戒什麼,因為香菸對你一點好處都沒有
- 你以為你需要抽煙來社交,其實你不用抽煙也能社交
- 你以為抽煙可以放鬆神經,其實抽煙只會毀掉你的神經
本段的重點在於讓「抽煙」這件事變得對讀者而言「毫無吸引力」,我們做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動機存在,抽煙為了抒壓、用社交軟體為了得到認可、吃甜食為了得到味覺上的刺激,我們想要的通常不是「抽煙」這件事,而是抽煙後得到的抒壓感,作者稱這種背後的原因為「潛在動機」,我們有時並不是單純想要做「某件事」,而是渴求做了「某件事之後」所得到的東西。
我們的行動準則其實都是在預測,我們大腦隨時隨地都在注意環境中的提示,當我們的大腦看見提示後,便會依過往的經驗,自動預測我們行動之後會得到的東西。一個愛抽煙的人,看到香菸便會產生抽煙的衝動,因為大腦預測抽煙會帶來愉悅感;相反的,一個痛恨煙味的人,看到香菸便會有想丟掉的衝動,因為大腦預測抽煙會讓身體產生不適。
簡而言之,對抗壞習慣的時候,我們可以先洞悉壞習慣背後所造成的益處,再避免強調其背後所帶來的益處,或者將其與負面感受產生連結,降低這個壞習慣的吸引力,如此一來,當大腦看到壞習慣的提示時,自動就會預測出壞的結果,進而避免你去執行壞習慣。
自評:這個部分需要自己改變自身的心態,這個說簡單很簡單、但說難也是很難,對於習慣用抽煙抒壓的人,可能很難直接用想的讓抽煙沒吸引力,如果是我的話,可能會嘗試「想抽煙的時候,就想像一下自己在意的人們吸到二手煙時的感覺」,大概是這樣吧,純粹模擬比喻一下,畢竟我超討厭抽煙的。
挑戰困難的好習慣
我們前面提到將壞習慣與負面感受連結,讓壞習慣失去吸引力,那麼挑戰養成好習慣時,便需要反其道而行,就是將好習慣與正面感受產生連結。
作者這邊提到一個方法,不管是挑戰好習慣還是面對困難感覺都可以一試,這個方法就是:創造一個動機儀式,這個儀式不用想太複雜,可能只是深呼吸幾次、微笑等等,總之就是一個行為,而我們刻意地讓這個行為與快樂產生連結,作法就是:做一件讓你真正快樂的事情,並且在每次做之前執行這個儀式。例如:我抱我家兔子時會很開心,每次抱之前就深呼吸三次。
當我們面對一些比較難執行的好習慣、或者工作壓力大時,在執行之前就可以做一做這個儀式,讓這件事情與正面感受產生連結,藉此幫助我們度過難關。
【原子習慣文章列表】
0 Comments
6 Pingbacks